實時掌控大和油墨產品資訊
一、須知
1、室溫 (20-23°C)儲存油墨 防止沉淀。
2、通過加稀釋劑,使用低速攪拌機來調節粘度。
3、保持在標準溫度 (21°C)測粘度。
4、稀釋,攪拌后的油墨 (懸濁液) 靜置30分鐘以消除攪拌中產生的氣泡。
5、玻璃必須清潔干燥,保持與印刷室溫度相同。
6、確保總是印刷在玻璃的同一面 (錫面或非錫面)以避免色差。
7、測量印刷厚度,確保厚度一致,厚度的變化可能導致顏色的變化。
8、印刷后立即烘干,以防粘結灰塵。
9、對于套印,玻璃必須恢復至室溫,再進行第二種顏色的印刷。
二、常見問題
燒結后粘結力差
產生原因:欠燒
對策:提高燒結溫度時間
針孔
產生原因:堵網
對策:添加稀釋劑、改用慢干油劑
產生原因:污染
對策:保持玻璃潔凈
氣泡
產生原因:攪拌后靜置、轉換油劑。
遮光度低
產生原因:印刷厚度薄
對策:增加印刷厚度
產生原因:油墨中粉劑含量不足
對策:少加稀釋劑
產生原因:油墨中色素不夠
對策:更換油墨
燒結后油墨無光澤
產生原因:欠燒
對策:提高燒結溫度,時間;轉換為低燒結溫度的油墨.
開裂
產生原因:玻璃與油墨間熱膨脹系數不匹配
對策:換油墨或換玻璃
變色
產生原因:油墨印在錫面;玻璃質地不同
對策:改印在空氣面;使用相同質地的玻璃
產生原因:燒結溫度變化
對策:保持溫度不變
產生原因:爐膛氣氛問題
對策:加強通風
三、玻璃制品印刷主要是指圓柱形和圓錐形成型物印刷,大多采用曲面絲網印刷機進行印刷。制版采用直接制版法和間接制版法為主,所用的絲網多為金屬絲網。中、高檔多色印刷的玻璃制品,以選用間接制版法為宜。玻璃制品通常使用厚膜印版,只是在印金色時盡量使用薄印版。承印物為圓柱形和圓錐形成型物,采用曲面絲網印刷機.
1、玻璃的表面處理玻璃是無機材料,化學穩定性良好,表面平滑、堅硬,其制品大多為透明。它與油墨中連結料的有機物合成樹脂的結合力很小,不符合附著性和耐久性的基本要求。目的:第一是為了清除表面的覆蓋物和污物;第二:改變其表面活性使之有利于潤濕和粘接。
2、制版:采用感光制版法(直接制版法和間接制版法)根據選用的油墨、印刷對象不同選擇絲網;根據承印物的形狀和印刷要求,選擇印刷裝置,并制造專用網框和承印物支撐裝置。
3、印刷裝置根據承印材料的形狀合理選擇絲網印刷設備。玻璃承印材料有平板和曲面兩種類型。玻璃曲面制品主要有圓柱形和圓錐形,印刷圓柱形玻璃制品時,選擇圓柱形曲面絲網印刷機,根據絲網印版與承印物之間傳動類型的不同,分為摩擦傳動式和強制傳動式兩種;印刷圓錐體玻璃制品時,選擇圓錐形曲面絲網印刷機
四、治具和刮板的平行方法
1、確認治具平衡后,將刮膠調整到快要接觸到治具的位置。
2、在治具和刮膠間夾入與治具寬度相同的復印紙,壓到微小的力,向與刮膠的方向用兩手慢慢拉復印紙。
3、在拉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拉力不均的話,則轉動螺絲,將拉力調整均等。
五、印刷網版固定架和治具間隙的設定方法
1、將治具移動到印刷版固定架下方。
2、在治具上的右側放上和設定值同樣厚度的板,將印刷版固定架的下表面和板的表面調整到平整的高度。
3、在治具上的左側同樣放上板,將印刷網版固定架的下表面和板的表面調整到平整的高度。
六、油墨的確認事項
通過完成品的層構造狀態確認密著性是否無問題
是否確認了油墨的遮光性
油墨稀釋黏度是否考慮了作業性和外觀的影響
干燥溫度是否是考慮了制程內的作業性和密著性而設定的
油墨樹脂和材料的選定是否考慮了生產性
自然干燥的必要性和時間是否得到驗證
油墨樹脂和材料是否滿足客戶的要求(不含有害物質)
混合調配油墨時,須注意開瓶后的使用期限,稀釋,橘皮,針孔等外觀不良點。
考慮油墨顆粒直徑,驗證過濾的必要性